(一)鹿场建设
选址:鹿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、背风向阳、水源充足、排水良好、交通便利的地方。长白山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,空气清新,环境幽静,非常适合鹿的养殖。同时,鹿场周围要有丰富的饲料资源,如草地、林地等,以便于获取天然的青绿饲料。
布局:鹿场一般分为生活区、生产区和隔离区。生活区应建在鹿场的上风头,与生产区保持一定的距离,以防止生活区的污染对鹿群造成影响。生产区包括鹿舍、运动场、饲料加工车间等。鹿舍要根据鹿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设计,一般每头鹿的占地面积为 2 - 3 平方米。运动场要宽敞,每头鹿的运动面积不少于 5 平方米。隔离区要建在鹿场的下风头,用于隔离患病的鹿只。
(二)鹿的选种与引种
选种:选择优良的鹿种是提高鹿茸产量和质量的关键。在选种时,要选择体型健壮、生长发育良好、繁殖性能强、茸形美观、产量高的鹿作为种鹿。同时,要注意种鹿的血缘关系,避免近亲繁殖。
引种:如果是新建鹿场,需要进行引种。引种时要选择信誉好、有资质的鹿场进行引种。在引种前,要对鹿场进行全面的考察,了解鹿群的健康状况、饲养管理水平等。引种时要办理相关的检疫手续,确保引进的鹿只无疫病。
(三)饲养管理
饲料管理:鹿的饲料主要包括青绿饲料、粗饲料和精饲料。青绿饲料如苜蓿、三叶草、玉米秸等,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,是鹿的优质饲料。粗饲料如干草、秸秆等,可作为鹿的主要饲料来源。精饲料如玉米、豆粕、麸皮等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能量,可在鹿的生长、繁殖和产茸期进行补充。在饲养过程中,要根据鹿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,合理搭配饲料,保证鹿的营养需求。
日常管理:要建立健全的鹿群管理制度,每天定时对鹿群进行观察,了解鹿的采食、饮水、精神状态等情况。定期对鹿舍和运动场进行清扫和消毒,保持环境清洁卫生。同时,要注意鹿的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工作,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,如在鹿舍内安装风扇、喷淋等设备;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,如在鹿舍内铺垫干草、增加保暖设施等。
鹿茸采收与加工:鹿茸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5 - 7 月,当鹿茸长到一定的长度和重量时,即可进行采收。采收方法有锯茸法和砍茸法。锯茸法是用锯将鹿茸从鹿头上锯下,这种方法对鹿的伤害较小,且鹿茸的质量较好;砍茸法是将鹿头砍下,然后取下鹿茸,这种方法适用于淘汰的种鹿或老鹿。鹿茸采收后,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,一般包括排血、煮炸、烘干等步骤,以保证鹿茸的质量和药效。
吉林长白山地区的人参种植和鹿茸养殖技术,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,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。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,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,进一步提高人参和鹿茸的产量和质量,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